本篇教程适合喜欢ArchLinux,又害怕使用命令行的小伙伴。如果你想安装双系统,并且已经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话,本篇教程很适合你,如果你只想安装单系统,请不要急着退出,本篇教程同样适合你,只需要做一点点小改动,真的只有一点点,甚至还有意外收获!

另外,本来想按照wiki出一篇教程,但作为技术文档描述还是生硬些,为了能让新朋友理解,当然作为最友好的Linux,我会在其中讲解甚至举例说明,我想让你理解而不是当打字员。但其中可能会有阅读压力,本教程仅供参考,详细请看wiki

前言:ArchLinux的安装比较复杂,虽然复杂但是一点也不,根据wiki可以轻松安装,安装复杂不代表落后,而是过滤掉一部分不喜欢动手动脑的小朋友,提升自由度,返璞归真。也并不是故意提高门槛,ArchLinux还是很欢迎萌新宝宝的,如果你按照arch wiki都安装不上ArchLinux,那给你一台装好Arch的主机想必你也会很懵b!

 

甚至直接扣字问候Arch 开发者!

 

好了,开始,我希望你符合如下条件:

1.独立思考,而不是盲目的照敲或者漏敲(遇到error还接着往下敲那种! 我看到直接脑溢血!)

2.沉着冷静,不会因为满屏的代码输出而呆住,严重光敏癫痫甚入

3.有最基本的认知及理解能力,不能保证完美安装,但是照着来没有报错一定可以安装上!

4.掌握电脑基础知识,认识26英文字母,如果连打字都不会请点击这里

5.遇到问题先去Google一下,而不是留言喷我!(相信你也喷不过!

6.成功之后说爱我 ❤️

 

 

 

本作包含元素复杂,请保持独立思考!

  • 任何工具始终将用户的隐私和安全放在首位,所以尽可能使用友好的开源自由软件而不是专有软件!使用安全友好的开源自由软件可以为你提供相当程度上的保障。提出所谓的”实用”或”避免意识形态争议“而对自由软件运动进行质疑的人或组织都是坏b。我,我们并不会对单一个体进行批评或反驳!当然也不会去刻意唱对立!

 

                             长寿的秘诀是什么:不和愚者争论!

 

  • 本文章一定会为处于互联网被封锁和无脑审记制度地区,比如朝鲜的读者(G*W:你最好说的是朝鲜)提供完善且可靠的魔法(仅包括技术原理,不包括推售及营销,也不可能给白嫖),我坚信任何观点或技术都应是自由的,技术本应无国界,技术无罪!思想和见解也一定是自由的,言论自由是人身自由的最低标准! 如果有人认为使用魔法是”不和谐的“,那我只能表示非常遗憾

开始吧!

第一步,下载ArchLinux的ISO(这里放163并没有夹带私货,习惯问题!)

下载刻录工具,这里推荐Rufus,←点击下载,当然,ventoy也是不错的选择,但上手难度和功能丰富性相比Rufus来说,理解能力需要一定的基础! ventoy相对来说更适合作为制造维护工具的存在,可以作为后期能力技术的一种进阶来尝试,!

Windows 下推荐使用ventoy或者Rufus或者etcher进行优盘刻录。三者皆为开源免费的自由软件,具体操作google自行查阅,真的非常简单易用。

Linux 下也可以直接用 dd 命令进行刻录。对于一些比较底层的问题,使用dd命令往往可以得到出人意料的效果,dd有有些参数是挺难理解的,注意 of =的参数为 sdx,不是 sdx1 sdx2 等。注意,养成控制权限的习惯,比如dd这种确认指令无误后,直接sudo来处理!

dd bs=4M if=/path/to/archlinux.iso of=/dev/sdx status=progress oflag=sync


bs=4M 指定一个较为合理的文件输入输出块大小,习惯为4M
status=progress 用来输出刻录过程总的信息,相当于日志信息
oflag=sync 同步,用来控制写入数据时的行为特征。确保命令结束时数据及元数据真正写入磁盘,而不是刚写入缓存就返回。

 

下载完成打开,会弹出更新,这边建议拒绝,但点哪个都不影响下一步!

接下来,确认自己是UEFI还是BIOS引导。

选择分区类型,UEFI 引导选择GPT,BIOS 引导选择MBR

选择镜像文件和U盘后点开始,选择推荐的那个,点确定!

先来配置Arch的空间,在windows环境下,右键此电脑–管理–磁盘管理器

你会发现有几个块(最少分出来60G),除非你不用图形界面!并作为小型玩具而不是主力!

想从哪里掏块空间,就压缩,想全盘,就删除(确保里面没有里面还要的文件)

(很久没用windows系统了,因为是别人的电脑所以不能实操,怕挨揍!)

 

搞定存储空间后,进入bios关闭安全启动,顺便瞅一眼自己什么启动方式

传统 BIOS 引导+MBR 分区或者UEFI 引导+ GPT 分区,且该有的内脏都有!

首先确保:

“家里wifi名字没有中文”

(因为环境编码问题 中文在网络系统里不会有任何显示,甚至方块字都没有!偶然间发现的问题,本以为乱码为方块可以用TAB补全)

 

有中文名就用手机开热点,英文名的热点,不会的话点这里

 

以下教程请用手机观看!因为等下电脑要关机,如果电脑基础薄弱请关机前请确保有手机或者身边有个小伙伴(智力正常的).

现在关机 吧!

现在进入启动U盘吧

通常为F7 F9 F10 F12 ESC,主流品牌以此摸索,如果是公版或者寨版….

请自行google或询问你的设备制造商!

问你的的小伙伴也可以,他不会的话让他问他的小伙伴,以此类推…..

假设你顺利从U盘启动…..

BIOS启动和UEFI启动界面是有区别的,bios往往会有图形化选择界面,UEFI是黑窗口

不管那个,选择Boot Arch_Linux (X86_64)或者Arch Linux archiso x86_64 UEFI USB这种

基本所有发行版格式都差不多

 

如果不对请自求多福!

回车后,会看到tty1界面

如图所示:

成功加载到U盘的系统了!

别惊讶,没有图形界面是正常的(有出安装脚本和图形化安装界面,但那为什么不用Manjaro)

现在开始输入指令,首先连接网络,这边建议您手机数据线共享网络或者插网线,未来iwctl不知道会不会被更先进的取代(以前的wifi-menu就被砍掉了)

连接无线网络看这里(有无线网卡的前提下)

如果没有请插网线或者连接手机USB共享网路!

如果你能想到其它的办法也可以!

首先看下无线网卡是否被禁用,之前看别人教程有提出部分机型会软禁网卡。

品牌方的OEM就是烦!

如果你可以使用路由器分接出来的网线,以 dhcp 的方式直接上网,那么不用准备什么。如果你的环境只能使用无线网络安装,需要事先把自己所用的 wifi 名称改成自己能记住的英文名称。因为安装时无法显示和输入中文名的 wifi,你会看到一堆不知道是什么的方块或者看不到的空气,并且在安装过程中你将没有办法输入中文的无线名称进行连接,不要想着按tab轮,虽然通过一些繁琐的步骤可以解决终端中文的问题,但是显然这么做在安装 Arch Linux 毫无必要,请不要给自己找麻烦!

其次,有些笔记本电脑上存在无线网卡的硬件开关或者键盘控制

 

rfkill unblock all
//网卡被禁用的输入这个,基本上可以解锁

进入iwd连接网络

iwctl

列出来网卡设备

device list

一般都是wlan0,输出那个就是你的网卡,当然也可能是多个,任选其一就可以,详细还请拜托结合自己设备参数来使用!

弹出wifi列表

station 网卡名 get-networks

不要死记硬背,其实配合tab按键补全很方便!!!!!

接下来连接wifi

station 网卡名 connect 无线网络名

输入完成后会提示你输入密码,正常输入即可,WiFi密码!

输入密码可能不会有提示显示或者*号,实际是完全录入的,觉得正确回车就好~

输入完密码后,退出iwd

exit
小结:

iwctl  执行iwd命令,进入iwd网络系统

device list  列出网卡设备名,打比方无线网卡看到叫 wlan0

station wlan0 scan  扫描附近网络信息,wlan0实际为上一步你的网卡名

station wlan0 get-networks  列出网络 wlan0实际为上一步你的网卡名

station wlan0 connect WiFi名  输入密码即可 WiFi名实际为你的wifi名

exit                            成功后exit退出

 

如果你不能正常连接网络,首先确认系统已经启用网络接口

ip link #列出网络接口信息,如不能联网的设备叫wlan0

ip link set wlan0 up  比如无线网卡看到叫 wlan0 ,那就按照这样输入

如果随后看到类似Operation not possible due to RF-kill的报错,继续尝试rfkill命令来解锁无线网卡,或者有什么物理禁用网卡的按钮!

rfkill unblock wifi




ping一个网站,看看连通性,然后停止,和cmd等终端一样,ctrl+C停止循环(同时按住Ctrl+C,野生的ctrl一般情况下在键盘左下角有一个,不会你揍我

ping www.baidu.com

这里用ping百度举例子

输入命令设置时间为UTC,很重要,影响到后面时间同步和设置镜像

hwclock --systohc --utc

时间同步 开启时间同步会立刻同步一次

防止因时钟校准而无法联网

timedatectl set-ntp true

差不多了,可以开始硬盘分区了!

查看电脑硬盘状态,你的硬盘名可能是sda,sdb这种,也有可能nvme0n1这种(NVMe SSD),也有可能是mmcblk0(eMMC),或许还有没听过的!,总之独立思考,替换成你的硬盘名!

 

fdisk  -l

上面的查看硬盘分区,弹出来的找自己想要的那块进行分区

cfdisk /dev/硬盘名

回车后,会进入分盘界面

底部按键翻译过来就是

Delete-删除 New-新建 Quit-退出 Help-帮助 Write-写入 Dump-转储

 

上面可能会有一些分区,但一定会有Free space

 

如果先前有系统,还请拜托仔细操作,以防止干掉别的操作系统分区!

 

按上下键,光标跳过去选择下面选择New

输入容量,比如要创16G大小的分区,就输入16G,别闲着没事输入15G+200M这样,读不出,而且不会做出任何反映(比如显示一个流汗黄豆人😓)

 

分区规则:

这里总共设置三个分区,是一个我认为较为通用的方案。此步骤会清除磁盘中全部内容,请事先确认。

这里根目录的大小仅为参考,一般来说个人日常使用的 linux 分配 100G 已经够用了。根目录最小建议不小于 60G,根目录过小会造成无法更新系统软件包等问题,不要学统信或者深度的全自动安装标准,20G真的真的不够用!!!

/boot,300M-1024M,UEFI可以不分这个,双系统可把 Windows 的 EFI 分区挂载到/boot上,但是建议您建立独立的EFI分区,更新时Windows会谋划干掉你的引导!

 

/swap,交换分区,也可以设置交换文件代替交换分区,最好有这个分区,一般16G或者8G就够,wiki上的建议仅供参考,本人是使用16G交换分区(习惯!)

 

/home,存文件的地方,相当于Windows除了C盘外的硬盘,建议不分

 

/,根目录,请把剩下的容量都喂给它!规定最少20G,建议60G!

 

 

特殊情况可能New后会询问建立主分区还是扩展分区,EFI启动不会询问

 

建立完需要的分区后,选择Write写入,再选择Quit,输入yes确认退出

 

用fdisk -l查看分区咋样了

 

分区后会带符号,比如sda1,nvme0n1p1这种,看好容量

 

 

接下来格式化分区,可以选择btrfs或者ext4,这里选择ext4!

 

建立好分区后,需要对分区用合适的文件系统进行格式化。这里用mkfs.ext4命令格式化根分区与 home 分区,用mkfs.vfat命令格式化 EFI 分区。如下命令中的 sdax 中,x 代表分区的序号。格式化命令要与上一步分区中生成的分区名字对应才可以。

 

 

磁盘若事先有数据,会提示你: ‘proceed any way?’ 按 y 回车继续即可。

 

格式化 / 分区

mkfs.ext4 /dev/你的"/"分区

格式化/home分区

mkfs.ext4 /dev/home分区名

格式化/boot,为fat32,UEFI引导跳过这步!

mkfs.vfat -F32 /dev/boot分区

初始化/swap

mkswap /dev/swap分区

如果弹出询问,输入y继续

使用swap

swapon /dev/swap

ps:内存大于32我认为可以不分,swap会损伤硬盘寿命,延缓开关机速度等(个人认为)

接下来挂载分区

在挂载时,挂载是有顺序的,先挂载根分区,再挂载 EFI 分区。 这里的 sdax 只是例子,具体根据你自身的实际分区情况来。

 

如果挂载错了,用umount 分区 目录 卸载

挂载/分区

mount /dev/你的"/"分区名 /mnt

挂载/boot ,UEFI改为windows的EFI分区

mkdir -p /mnt/boot
mount /dev/boot分区 /mnt/boot

如果有home分区,挂载到mnt下

mkdir /mnt/home
mount /dev/你的home分区 /mnt/home

完成分区,输入lsblk检查,每个分区后面都有挂载的目录

开始安装系统

首先替换国内镜像源

 

reflector --country 'China' --age 12 --protocol https --sort rate --save /etc/pacman.d/mirrorlist

稍等一下

如果其速度不佳,可以手动指定其他镜像源。完整的镜像源列表可参考官方镜像源生成器

    这里可以使用CN境内的镜像源以提高访问速度。然而这存在一个问题,镜像源(如 arch linux 清华镜像源)以及第三方源(如 archlinux-cn)可以知道你的 ip 是什么,什么时候更新了系统,什么时候检查了系统,什么时候更新了什么软件啊,什么时间段上网啊,你安装的软件列表是什么,就算您想着身正不怕影子斜,但是隐私被捏在别人手里也不好过吧!

    在国内的镜像源维护者完全有可能根据当局的要求提供这些数据,就算他骨子里充满正义,也难免在权利的威逼利诱下妥协,其实很多维护者几乎是实名上网的,他们没有任何抵抗能力,进一步的,他们可以根据这些元数据与你产生的其他元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对你进行进一步的定位与辨识。简单举一个例子,要求维护者提供或监视安装了 v2ray/qv2ray SSR 等软件包的使用者的 ip,以及安装时间,以及其全部软件列表,对您实施监控

  所以建议您魔法开局!

    如果你在安装 arch linux 时的网络已经处于代理模式下,可以选择一个与你代理位置较近的,非审计地区的镜像源来使用。如果你在安装 arch linux 时的网络环境没有代理,那么在安装结束后,需要尽快更换一个非审计地区的镜像源来使用。

完成后,强制刷新一下

pacman -Syy

包管理的命令请百度或者看我往期博客

借助pacstrap脚本完成安装

pacstrap /mnt base base-devel linux linux-firmware nano e2fsprogs
              基础依赖 基础软件 内核 固件包       记事本  ext4用的
#base-devel在AUR包的安装是必须的
注意,目前需要首先确保等待 pacman-init.service 服务启动后,
才能执行 pacstrap 或 pacman 命令安装包,否则会引发错误使得安装过程无法进行。
使用systemctl status pacman-init.service命令来检查当前服务状态。

若安装时出现密钥环相关错误,参考此文章GnuPG-2.1 and the pacman keyring并执行其中的命令。

一直回车就行,如果让你确认就输入y

双系统再安装个这个

 pacstrap /mnt ntfs-3g 

安装完成后生成FSTAB

genfstab -U -p /mnt >> /mnt/etc/fstab

fstab 用来定义磁盘分区

复查一下 /mnt/etc/fstab 确保没有错误

cat /mnt/etc/fstab

装完了,但是别重启还有配置,输入这个进入安装完的系统的bash

arch-chroot /mnt /bin/bash

把环境切换到新系统的/mnt 下

设置密码(root的)

passwd

输入密码时隐形的,只是不显示,输入完回车!

两次哦

再弄个普通用户

wheel组的

useradd -m -G wheel -s /bin/bash 用户名 

 %wheel 代表是 wheel 组,百分号是前缀 ALL= 代表在全局生效(如果把同样的sudoers文件下发到了多个账户上) (ALL) 代表可以成为任意目标用户 ALL 代表可以执行任意命令 一个更详细的例子:

%mailadmin snow,rain=(root) /usr/sbin/postfix, /usr/sbin/postsuper, /usr/bin/doveadm

nobody       ALL=(root) NOPASSWD: /usr/sbin/rndc reload

组 mailadmin 可以作为 root 用户,执行一些邮件服务器控制命令。可以在 “snow” 和 “rain”这两台主机上执行 用户 nobody 可以以 root 用户执行rndc reload命令。可以在所有主机上执行。同时可以不输入密码。(正常来说 sudo 都是要求输入调用方的密码的)

 

然后设置密码

passwd 用户名

给新建这个小伙子一个执行权利,让他可以申请root权限

nano /etc/sudoers

编辑器无所谓,vi,nano都行,会用就行,比如nano保存就ctrl+x,输入y,不会的百度或者看我往期博客

找到

## Uncomment to allow members of group wheel to execute any command
# %wheel ALL=(ALL) ALL

改为

## Uncomment to allow members of group wheel to execute any command

%wheel ALL=(ALL) ALL

下一步,设置主机名

echo 主机名 > /etc/hostname

某些情况下如不设置主机名,在 KDE 下可能会存在网络情况变更时无法启动 GUI 应用的问题,在终端中出现形如No protocol specified qt.qpa.xcb: could not connect to display的错误,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配置host

nano /etc/hosts

添加

 

 

127.0.0.1	localhost
::1		localhost
127.0.1.1	你电脑主机名.localdomain	你电脑主机名

设置DNS

 

    一般来说,如今大多电脑连接的路由器是可以自动处理 DNS 的,如果你的路由器不能处理,则需要额外进行 DNS 的设置。同时,如果使用 ISP 提供的默认 DNS,你的网络访问记录将存在更大的,被泄露或被当局存储记录的风险。

    除此之外,使用 ISP 提供的 DNS 还有可能将某些服务解析至一些已经失效或劣化的服务器。即使你的网络环境可以自动处理 DNS 设置,还是建议你使用可信的国际通用 DNS 设置。如下的配置将固定使用谷歌的 DNS,但是网络访问延迟可能增加。在阅读完魔法一节后,你的 DNS 请求将均通过代理发送,这将在 DNS 发送方面最大限度的保障你的隐私和安全。并不是说满大街的摄像头就应该裹着头巾,概念不同!(我们总不能拆光监视设备!)

nameserver 8.8.8.8

nameserver 2001:4860:4860::8888

nameserver 8.8.4.4

nameserver 2001:4860:4860::8844

 

如果你的路由器可以自动处理 DNS,resolvconf 会在每次网络连接时用路由器的设置覆盖本机/etc/resolv.conf 中的设置,执行如下命令加入不可变标志,使其不能覆盖如上加入的配置

sudo chattr +i /etc/resolv.conf

安装微码,AMD和intel处理器不同,国产处理器等询问官网

英特尔处理器输入这个

pacman -S intel-ucode

AMD处理器输入这个

pacman -S amd-ucode

安装grub引导分bios引导和UEFI引导,别搞错了

bios引导

pacman -S grub 

双系统再安装个这个

pacman -S os-prober

bios引导的安装到硬盘记不住盘名的fdisk -l

grub-install --target=i386-pc /dev/盘名 --recheck

UEFI引导

pacman -S grub efibootmgr os-prober

安装到硬盘

grub-install --target=x86_64-efi --efi-directory=/boot --bootloader-id=grub --recheck

为 Grub 启用 os-prober

echo "GRUB_DISABLE_OS_PROBER=false" >> /etc/default/grub

生成config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有类似如下输出结果表示正常

Generating grub configuration file ...
Found linux image: /boot/vmlinuz-linux
Found initrd image(s) in /boot: initramfs-linux.img
Found fallback initrd image(s) in /boot: initramfs-linux-fallback.img
done

配置语言和区域

nano locale.gen

很多人会错误的更改 System Settings > Regional Settings > Formats 中的值为中文蒙古(mn_CN),默认,或者其他值,这会导致系统中一半英文一半中文。这里的值要保持默认的 en_US 或 zh_CN,或者改为你在 locale.gen 中添加的任意一种语言。

找到带UTF-8 UTF -8的,删掉#

#en_US.UTF-8 UTF-8
#zh_CN.UTF-8 UTF-8
#zh_TW.UTF-8 UTF-8

刷新文件配置

locale-gen

写入locale文件

echo LANG=en_US.UTF-8 > /etc/locale.conf

设置时区

ln -sf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安装桌面,这里安装KDE和sddm(别问为什么,我喜欢!!!

pacman -S plasma sddm kde-applications

英伟达显卡安装这个

pacman -S egl-wayland

设置sddm开机自启

systemctl enable sddm

完成了!

接下来基本配置

安装字体

pacman -S wqy-microhei
sudo pacman -S adobe-source-han-serif-cn-fonts wqy-zenhei #安装几个开源中文字体 一般装上文泉驿就能解决大多wine应用中文方块的问题

不要安装过多字体:在字体超过 255 种时,某些 QT 程序可能无法正确显示某些表情和符号。

设置中文区域

nano ~/.xprofile

添加如下

export LANG=zh_CN.UTF-8

export LANGUAGE=zh_CN:en_US

export LC_CTYPE=en_US.UTF-8

拷贝到之前创建那个用户一份

cp .xprofile /home/用户名

下载启用网络管理器(必须弄!

pacman -S networkmanager
systemctl enable NetworkManager

安装浏览器,这里用火狐(不是夹带私货!)

pacman -S firefox

安装neofetch和lolcat

pacman -S neofetch lolcat

系统信息位置:/etc/*-release

安装输入法

Fcitx5 官方文档 中文及日文输入法均体验良好。sudo pacman -S fcitx5-im #基础包组

sudo pacman -S fcitx5-chinese-addons #官方中文输入引擎
sudo pacman -S fcitx5-anthy #日文输入引擎
yay -S fcitx5-pinyin-moegirl #moegirl百科词库 由于大陆政府对github封锁,你可
能在此卡住。如卡住,可根据后文设置好魔法后再安装

sudo pacman -S fcitx5-pinyin-zhwiki #维基百科词库
sudo pacman -S fcitx5-material-color #主题

 

设置环境变量编辑文件 EDITOR=vim sudoedit /etc/environment 加入以下内容。konsole 以及 dolphin 都需要这些环境变量,倒是 chrome 和 firefox 都不需要就可以输入中文

GTK_IM_MODULE=fcitx 
QT_IM_MODULE=fcitx
XMODIFIERS=@im=fcitx
SDL_IM_MODULE=fcitx

打开 系统设置 > 区域设置 > 输入法,先点击运行Fcitx即可,拼音为默认添加项。如你还需要更多输入法如五笔,双拼等,则再点击添加输入法,找到简体中文下的五笔 ,点击添加即可加入五笔输入法。

 

 

接下来点击 拼音 右侧的配置按钮,点选云拼音在程序中显示预编辑文本 最后应用。

回到输入法设置,点击配置附加组件,找到 经典用户界面 在主题里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颜色 最后应用

 

注销,重新登陆,就可以发现已经可以在各个软件中输入中文了

    • RIME 中州韵输入法引擎(英语:Rime Input Method Engine,又称 Rime 输入法)是由佛振编写的开源中文输入法,目前项目网站、源代码均托管在 GitHub。基于同一个核心架构,该输入法分为三个官方发行版:Linux 发行版中州韵(ibus-rime)、Windows 发行版小狼毫(Weasel)、macOS 发行版鼠须管(Squirrel)。另有数个第三方发行版:Linux 发行版 fcitx-rime、Windows 发行版 PRIME、macOS 发行版 XIME、Android 发行版同文输入法(Trime)、iOS 发行版 iRime。
    •  
    • 这里介绍一下 fcitx5-rime 的安装方式 ”’bash sudo pacman -S fcitx5-rime #不是 fcitx-rime,因为 fcitx 与 fcitx5 有版本冲突 ”’ 然后打开 打开 系统设置 > 区域设置 > 输入法 >,点击添加输入法,找到 RIME,即可添加 RIME 输入法。 RIME 输入法默认是繁体字按 Ctrl+~,即可打开选单,使用键盘上的←→,选择朙月拼音·简化字,回车。

 

安装YAY

    AUR 全名 archlinux user repository,YAY 全名 Yet Another Yogurt。(Yogurt 是另外一个已经停止维护的 AUR 助手)

    技术上讲,它是用 golang.org 编写的 wiki.archlinux.org 封装器和 AUR 助手。它是当今最流行的 wiki.archlinux.org 助手。使用 YaY,你可以利用庞大的 Arch 用户软件包库轻松编译和安装任何软件任何用户都可以上传自己制作的 AUR 包,这也是 Arch Linux 可用软件众多的原因。由于任何人都可上传,也存在对应的风险任何地方都有坏b!一般选用大众认可的包即可。

使用 yay 可以安装 AUR 中的包。由于大陆zf封锁 Github的原因,你很可能没有办法用 yay 官方仓库中正常的方式安装 yay。

yay包在 Arch 仓库中有两个版本,如下所示。

◈ aur.archlinux.org – 稳定版

◈ aur.archlinux.org– 开发版

 

所以 我在自己的codbox 提供一份可以直接安装的 bin 包以供你在安装时暂时使用。

执行如下命令安装 yay。

wget http://cloud.linioi.top/#s/8xdSYtkg
sudo pacman -U yay-bin-11.1.2-1-x86_64.pkg.tar.zst

github.io 也被大陆政府封锁,只是封锁力度暂时还没有很大。如你在下载过程中卡住,可以尝试 ctrl+c 终止命令后重新尝试下载,也可尝试更换手机热点的网络环境再次进行下载,当你配置好魔法后,你将不再需要担心任何网络封锁问题。我们将持续为读者提供突破互联网审查的可靠流程

启用蓝牙(如果有)

如果你有蓝牙设备,需要安装蓝牙软件包并启用蓝牙服务。随后在系统设置中进行添加设备与连接即可。

sudo pacman -S bluez bluez-utils 
sudo systemctl enable --now bluetooth

如果要连接蓝牙音频设备,需要安装 pulseaudio-bluetooth 并重启 pulseaudio

sudo pacman -S pulseaudio-bluetooth 
pulseaudio -k

设置开机自动启用蓝牙设备,编辑/etc/bluetooth/main.conf文件,将AutoEnable设置为 true 即可。

配置系统默认编辑器

默认情况下,Arch Linux 在一些终端编辑场景使用 vi 编辑器,但是我们使用 vim。如果不做一个额外配置,在 git 等场景下,在终端调用编辑器会出错。编辑 EDITOR=vim sudoedit /etc/profile 文件,加入如下内容,将 vim 设置为默认 EDITOR

export EDITOR='vim'

这样就不用在每次执行命令时都指定一遍 EDITOR=vim 了。

 

 

 

好了 ,差不多了

输入exit,然后再输入shutdown -r now(reboot也行)重启,黑屏时候拔掉硬盘扔掉吧!

注意,重启前要先拔掉优盘,否则你重启后还是进安装程序而不是安装好的系统。

重启之后,Arch就来啦!

 

 

 

archlinux 在 2021 年 4 月在安装镜像中内置了一个安装脚本,提供一些选项,随便点一点就可以快速安装。提供自动化,且不灵活的安装过程。不建议使用,除了不灵活外,初学者也无法在这种安装过程中理解任何东西。如果你因为任何原因需要快速启动一个基础的 archlinux 环境,那么可以尝试此脚本。

 

 

 

 

晚安!

 

已有 0
浏览本站

还不 吗?